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昨日公布一项重磅罚单,针对重庆永川女子足球俱乐部官员闵方莉在比赛中多次击打对手的严重违纪行为,对其处以禁赛10个月、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严厉处罚,这一决定迅速引发足坛广泛关注,标志着中国足坛对赛场暴力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达到新高度。
根据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公布的处罚决定和相关比赛报告,这起事件发生于9月12日举行的全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第15轮赛事中,由永川女足对阵广东青年女的比赛下半场第38分钟。

当时双方球员在中场附近争抢球权,场上气氛已经相当紧张,根据现场视频资料显示,永川女足一名球员与对方球员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此时身为球队官员的闵方莉突然从替补席区域冲入场内,直奔对方半场,对广东青年女足一名球员实施了多次击打行为。
当值主裁判和边裁立即介入,但闵方莉的情绪异常激动,继续有攻击性言行,比赛因此中断长达8分钟之久,现场安保人员不得不介入将闵方莉带离场地,主裁判在与其他裁判组成员商议后,直接出示红牌将闵方莉驱逐出比赛场地。
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在随后一周内对此事件展开了详细调查,委员会调取了比赛现场多角度视频录像,询问了当值裁判组、比赛监督、双方俱乐部代表以及涉事球员,最终认定闵方莉的行为构成“多次击打对手”的严重违纪事实。

纪律委员会主任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全面调查,我们认为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赛场暴力事件,作为俱乐部官员,本应是运动员的榜样,却做出了如此违背体育道德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惩。”
根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48条和第53条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击打、踢踹等)的官员,最低处罚标准为禁赛6个月,并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加重处罚,委员会认为闵方莉的行为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做出了禁赛10个月、罚款10万元的加重处罚决定。
永川女足俱乐部在处罚公布后第一时间发表官方声明,表示接受中国足协的处罚决定,并向对手俱乐部、球迷和足球界公开道歉。
俱乐部总经理李伟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对此事件感到震惊和羞愧,闵方莉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俱乐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已立即暂停其在俱乐部的一切职务,并将进行内部整顿,加强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据悉,永川女足俱乐部还决定对闵方莉追加内部处罚,包括扣除半年薪资和全年奖金,并调离当前一线队工作岗位,俱乐部同时宣布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尊重比赛、尊重对手”专题教育活动,全员参加体育道德修养培训。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法学教授张明远对此事件评论道:“这次处罚体现了中国足协整治赛场风气的决心,赛场暴力不仅违背体育精神,更可能对运动员造成身心伤害,特别是女子足球项目,更需要营造公平竞赛的环境。”
“俱乐部官员本应是年轻运动员的榜样,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球员的表现和态度,如此严厉的处罚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在足球场上都没有容身之地。”张明远补充道。
前国家女足队长孙雯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表看法:“看到这样的新闻令人心痛,足球是充满激情的运动,但必须保持在尊重和体育精神的框架内,希望所有足球从业者都能引以为戒,共同维护我们热爱的这项运动。”
这不是中国足协第一次对赛场暴力行为开出重磅罚单,2021年,某中甲俱乐部教练因击打对方球员被禁赛8个月;2022年,一名女足青少年队教练因推搡裁判被禁赛1年。
比较而言,本次对闵方莉的处罚在女子足球领域属于最严厉的处罚之一,禁赛期长达10个月,意味着其将错过整个2025赛季的大部分比赛,包括全国女子足球乙级联赛和足协杯赛事。
处罚决定公布后,足球爱好者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看法,大多数球迷支持足协的严厉处罚,认为这是净化赛场环境的必要措施。
一位名叫“女足忠实粉丝”的网友留言说:“支持重罚!足球比赛不应该成为暴力的舞台,无论是球员还是官员,都应该以身作则,展示体育精神和职业素养。”
也有部分球迷担心这样的暴力事件会影响女子足球的形象和发展,长期关注女足运动的赵先生表示:“女足一直以来都比男足更加注重技术和战术,赛场风气也更好,希望这个事件只是个例,不会影响女足运动的健康发展。”
业内专家建议,除了事后惩罚,更应建立预防赛场暴力的长效机制,包括加强俱乐部官员和教练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以及在各级比赛中增加体育道德评价体系。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考虑引入“累积罚分”制度,将俱乐部官员和球员的纪律表现与俱乐部积分挂钩,从而促使俱乐部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赛场违规行为。
足协还将加强裁判培训,提高对潜在冲突的预判和处置能力,尽可能在事态升级前控制住局面。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所有足球从业者,体育竞赛的核心价值是公平竞争、相互尊重和追求卓越,只有坚守这些基本原则,中国足球才能健康发展,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热爱。
中国足协最后强调,将继续严格执行纪律准则,对任何形式的赛场暴力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为广大运动员和球迷营造一个干净、公正、健康的竞赛环境。